注意具有广度、稳定性、紧张性、可分配和可转移等特点,这些特点在获取、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广度: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或范围。注意广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被注意对象的特征、主体从事活动的经验、任务要求以及个体心理生理状态等。
2、稳定性:注意在保持固定状态时,会间歇性地增强或减弱,这种周期性起伏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注意的稳定性受到外周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过程的影响。
3、紧张性:注意在心理活动中会对某些事物高度集中,同时离开其余的一切事物。要达到注意的紧张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对注意对象有足够的兴趣、在背景上突出对象、注意对象对个体完成当前任务有重要意义等。
4、可分配: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对象注意的过程。通过练习,可以将复杂的活动简单化,使不同任务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系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5、可转移: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过程。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程度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活动或新事物的性质。
参考资料:张海音主编;仇剑崟副主编,医学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2015.06